衍生|精華篇

活用衍生原則:核心貫徹一致、定位清晰適切、彰顯獨特個性,可讓福音與牧養材料發揮不一樣的果效。

  • 面對多元的世界,以單一的形式發佈資訊已不能滿足多元化的需求。
  • 活用衍生原則:核心貫徹一致、定位清晰適切、彰顯獨特個性,可讓福音與牧養材料發揮不一樣的果效。
  • 衍生的關鍵在於不同元素間的配搭和協同效應,包括要克服營運上的挑戰及平台間的協作問題,以期最終能以可持續的方式凝聚受眾群體。
  • 資源緊絀,更要活用衍生形式,讓資源得到更有果效的運用,應付多元需要,亦為持久營運建立基礎。

「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哥林多前書9:23節)

閱讀〈衍生〉全文: http://netfish.cc/2013/11/15/derivative/

歸真|精華篇

紥實的內容可補媒體表達的不足,豐富的媒體卻不能彌補空洞無物的內容。

  • 新媒體給予我們把福音真理分享廣傳的平台,但我們在使用時,有否帶著同一份純樸而誠摯的心呢?
  • 誠摯的分享無論以何種形式,都能撼動心靈,不在其華麗,在於其誠摯。只有從心出發,才能觸動心靈。
  • 善用影音媒體的特質,能令好的內容得到更好的傳達,但卻要主次分明,避免本末倒置。
  • 紥實的內容可補媒體表達的不足,豐富的媒體卻不能彌補空洞無物的內容。

「你當竭力在上帝面前得蒙喜悅,作無愧的工人,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提摩太後書 2:15)

閱讀〈歸真〉全文: http://netfish.cc/2013/03/01/purity/

活用|精華篇

在新媒體世界中,要活用素材,於平凡中展示不平凡,創意、貼心、堅持,一項都不能少。

  • 在新媒體世界中,要活用素材,於平凡中展示不平凡,創意、貼心、堅持,一項都不能少。
  • 只要運用得宜、適時適切,即使是簡單的文字材料,都能產生絕不一樣的效果,就像金庸筆下的黃蓉能活用白菜豆腐烹調出極品佳餚一樣。
  • 從黃蓉的烹飪技巧到著名的「齒輪」廣告,都展示出活用素材的重要竅門:1. 創意:多方思考,突破固有思維;2. 貼心:要從受眾角度出發;3. 堅持:要對質量有所堅持。

「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箴言9:10)

閱讀〈活用〉全文: http://netfish.cc/2012/11/24/enliven/

溯源|精華篇

馬丁路德的慎思明辨,配合印刷術的幫助,推動了教會改革運動。身處新媒體年代,我們有否慎思明辨,善用新媒體賦予的便利,作負責任的資訊傳播者呢?

  • 馬丁路德的慎思明辨,配合印刷術的幫助,推動了教會改革運動。身處新媒體年代,我們有否慎思明辨,善用新媒體賦予的便利,作負責任的資訊傳播者呢?
  • 推本溯源是很重要的,一個簡單的Google搜尋、註明材料出處等方法,絕對是你我他都能輕易負擔的!如我們發現我們所傳有誤,更要發佈更正,以正視聽。
  • 如果我們在日常分享資訊時都不做好應盡的責任,我們如何能建立可信度,讓親友相信我們在傳福音時就會有所不同,會認真負責地傳正確可信的福音呢?

「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哥林多前書10:23)

閱讀〈溯源〉全文: http://netfish.cc/2012/10/26/tracing/

發掘|精華篇

累積的下一步是發掘其潛在的價值,其目標是以不同的表達、形式、配搭等,與受眾的需要接軌。

  • 累積的下一步是發掘其潛在的價值,目標是以不同的表達、形式、配搭等,與受眾的需要接軌。
  • 在製作「基督教新媒體研討」網站過程中,筆者充份體會到只要我們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親身體驗,細心觀察、思考、改善,就能令本已有用的材料,為受眾提供進一步的增值,並優化其使用體驗。
  • 新舊材料並重,互相配搭,能令教會和福音機構發揮協同效應,善用資源,發揮更大果效。

「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哥林多前書9:23節)

閱讀〈發掘〉全文:http://netfish.cc/2012/09/14/mining/

累積|精華篇

累積的意義不但在於累積材料,更在於累積經驗、累積果效,讓我們站在過往基礎上,走得更廣、更遠。|漁翁撒網.基督教新媒體運動

  • 筆者以累積材料建立「基督教新媒體研討」網站的經驗,與讀者共同思考教會、福音機構及基督徒累積福音及牧養材料的意義及善用這些材料的方法,以產生協同效應,發揮更大的果效。
  • 透過「累積材料,建立平台」,能在更廣闊的時間、空間跨度上服事有需要的教會、福音機構和基督徒,亦令讀者們能很容易就把材料分享給其他人。
  • 累積的意義不但在於累積材料,更在於累積經驗、累積果效,讓我們站在過往基礎上,走得更廣、更遠。

「智慧人積存知識;愚妄人的口速致敗壞。」(箴言10:14)

閱讀〈累積〉全文:http://netfish.cc/2012/09/01/accumulation/

便捷|精華篇

  • 驟眼看來方便快捷的事物,當我們細心思想,就可能會發現只是以另一種形式付出更大的代價。飲用瓶裝水和使用社交媒體的自動連結及更新功能發佈資訊,都是看來方便,卻在另一方面付出極大代價的事例。
  • 以Tumblr、WordPress及YouTube為例,自動連結及更新到Facebook的貼文,欠缺分享(Share)的按鈕,為進一步分享及傳遞資訊帶來極大限制。把Facebook的貼文自動發放到Twitter,也要留意當中的竅門,否則只會徒勞。
  • 發放與傳遞資訊,如果只求行政運作便捷,忽略對資訊接收者的影響,就會本末倒置,因小失大。

「智慧人的心能辨明時候和定理。」(傳道書八章5節下)

閱讀〈便捷〉全文:http://netfish.cc/2011/12/09/convenience/

精髓|精華篇

  • 社交媒體補足我們的溝通,令彼此生活聯繫更緊密,鞏固、深化、延伸現實中的社交關係。基督徒怎樣才可「善用新平台,堅立信望愛」呢?
  • 基本條件—信徒三招
    參與:要親身體驗才能明白其挑戰與機遇。
    慎行:要做個良好網民,並要展示真我。
    靈巧:動人相片、精簡文字、易讀格式。
  • 善用社交媒體分享信仰最重要的關鍵是以真誠的態度貫徹始終地作生命見證。

「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彌迦書六章8節)

閱讀〈精髓〉全文:http://netfish.cc/2011/07/22/essence/

撈針|精華篇

  • 網上搜尋引擎令我們尋找資料比以前方便,但大前提是這些資料必須是以可被搜尋的形式放在網上。
  • 多媒體能豐富體驗,但卻增加搜尋資料的困難。如資料無法被找到,體驗再豐富也只會徒勞無功。
  • 不可或不容易被搜尋的資料形式:Flash檔案、影音資料、以掃描或圖像轉檔的PDF是最常見的例子。
  • 資訊發佈者在選擇發佈形式時,除顧及受眾對多媒體的期望,更要考慮到令資料可被搜尋的重要性。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因為凡祈求的,就得着;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馬太福音七章7-8節)

閱讀〈撈針〉全文:http://netfish.cc/2011/05/27/search/

配搭|精華篇

  • 只有科技,並不足夠。
  • 要對不同媒體和平台有充分了解,才可掌握其協作,發揮協同效應。新媒體和新平台是整體溝通的一部份,因此與原有媒體或平台應要形成互補關係。
  • 面對新媒體和新平台的挑戰,教會和福音機構不應把問題誤解為技術問題,而要注意建立和整合跨越專業範疇的團隊,才可克服挑戰,把握機遇。

「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羅馬書八章28節)

閱讀〈配搭〉全文:http://netfish.cc/2011/04/29/complement/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