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捨|精華篇

找出新媒體如何在你的目標與期望成果之間發揮作用是必要的考慮。

  • 找出新媒體如何在你的目標與期望成果之間發揮作用,能幫你取捨應否使用新媒體。
  • 分析內容性質、思考整體策略,能幫你取捨應選用甚麼平台和工具,和如何加以配搭。
  • 從用者角度出發,不要停留在自我感覺良好的空間,能令你取捨如何運用新媒體平台和工具。
  • 這些思考都不是甚麼深奧的道理。然而,它們卻往往最被忽略,成為福音機構及教會的新媒體殺手。

「但要凡事察驗;善美的要持守。」(帖撒羅尼迦前書 5:21)

閱讀〈取捨〉全文:http://netfish.cc/2015/11/20/give-and-take/

多少|精華篇

少一點資訊,多一點關聯;少一點雜音,多一點聚焦。少一點擠擁,多一點空間。

  • 「簡約就是精巧的極致。」(Simplicity is the ultimate sophistication.)~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
  • 受眾其實已經吃夠了資訊超載的苦頭,實在需要更多的空間與留白,去思想、去感受、去呼吸。連呼吸的空間都沒有,怎還能談得上接收資訊、消化資訊?
  • 少一點資訊,多一點關聯;少一點雜音,多一點聚焦。少一點擠擁,多一點空間。
  • 因為簡約,才有空間感受其豐富。

「但要凡事察驗;善美的要持守。」(帖撒羅尼迦前書 5:21)

閱讀〈多少〉全文:http://netfish.cc/2015/07/31/more-or-less/

觀察|精華篇

要制訂新媒體策略,必先由與受眾最基本的接觸面開始觀察,從而歸納出當中的重要正面元素,並確保這些元素能貫徹始終,讓受眾在線上線下都能感受一致。

  • 細緻的觀察能提升眼界、視野和思維向度,亦讓潛藏的意義與價值得以被發掘。
  • 新媒體能鞏固、深化與延伸現實生活中的關係。要制訂新媒體策略,必先由與受眾最基本的接觸面開始觀察,從而歸納出當中的重要正面元素,並確保這些元素能貫徹始終,讓受眾在線上線下都能感受一致。
  • 在新媒體時代,能否對受眾作出細緻而貼近生活的觀察,成為能否確切了解受眾真實需要和制訂準確到位的新媒體策略的重要分水嶺。

「但要凡事察驗;善美的要持守。」(帖撒羅尼迦前書 5:21)

閱讀〈觀察〉全文:http://netfish.cc/2015/05/08/observation/

分辨|精華篇

生活中的觀察與思考,能培養我們對美學、對品質的修養,感受空間與留白的威力,提升我們分辨優劣的能力。

  • 要運用減法思維善用新媒體,適切聚焦,去蕪存菁,必須掌握視覺、情感和印象三者之間的關係:視覺連繫情感,情感建構印象。
  • 要調控好這三者的平衡,分辨能力的鍛鍊至關重要,關鍵在於觀察、思考、嘗試。觀察不應只停留在新媒體上,而應拓展到生活的不同層面。
  • 生活中的觀察與思考,能培養我們對美學、對品質的修養,感受空間與留白的威力,提升我們分辨優劣的能力。

「我所禱告的,就是要你們的愛心在知識和各樣見識上多而又多,使你們能分別是非(註:或譯:喜愛那美好的事),作誠實無過的人,直到基督的日子。」(腓立比書 1:9-10)

閱讀〈分辨〉全文:http://netfish.cc/2015/04/02/tell-the-difference/

加減|精華篇

新媒體平台讓我們可運用其特性加強人性化接觸、加固社群的聯繫、加深融入受眾間,但這些「加」卻要用「減」去達成。

  • 新媒體平台讓我們可運用其特性加強人性化接觸、加固社群的聯繫、加深融入受眾間,但這些「加」卻要用「減」去達成。
  • 加減之間的中心,是既要清楚自己的異象,亦要清楚受眾的需要,在兩者間建立連繫。
  • 新媒體的「宜加」,在於要加心思,看看如何讓受眾能體會訊息與其生命及生活的關聯。
  • 新媒體的「宜減」,在於減除不必要元素、減省過多的包裝、滅少擾人的噪音。

「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哥林多前書9:23)

閱讀〈加減〉全文:http://netfish.cc/2015/03/16/plus-and-minus/

覆蓋|精華篇

存在並不等於覆蓋,能讓資訊出現在目標受眾的注意範圍內才是真正的覆蓋。

  • 存在並不等於覆蓋,能讓資訊出現在目標受眾的注意範圍內才是真正的覆蓋。
  • 資訊搜尋者或許只會注意搜尋結果的頭幾頁,如果資訊未能出現在這特定範圍內,那就等於未能成功覆蓋目標受眾,這亦說明搜尋引擎優化的重要性。
  • 在網站以外,還要把資訊以不同形式發佈到新媒體平台,正是要進入有效範圍覆蓋目標受眾。
  • 要做到覆蓋受眾,需不斷嘗試、探索、更新,才可建立穩固的基礎,建構長遠的連繫。

「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哥林多前書9:23)

閱讀〈覆蓋〉全文:http://netfish.cc/2014/12/19/coverage/

回應|精華篇

有負面回應出現在你的平台上,正正提供一個見證與牧養的好機會。虛懷若谷,靈巧應對,方為上策。

  • 面對多元意見的新媒體時代,分享訊息、表達意見時受到不同形式、態度的挑戰甚至挑釁,實屬平常。
  • 有負面回應出現在你的平台上,正正提供一個見證與牧養的好機會。虛懷若谷,靈巧應對,方為上策。
  • 妥善回應的重要性不但在於持負面意見者,透過身體力行以牧養、教導、鼓勵靜默的旁觀者亦同樣重要。
  • 適切的回應往往可以化干戈為玉帛,願我們都能把握善用新媒體帶來的牧養機遇和空間,讓負面回應的出現成為祝福與造就的契機。

「我親愛的弟兄們,這是你們所知道的。但你們各人要快快地聽,慢慢地說,慢慢地動怒,因為人的怒氣並不成就神的義。」(雅各書 1:19-20)

閱讀〈回應〉全文:http://netfish.cc/2014/11/14/feedback/

禮儀|精華篇

禮儀的一個重要作用是透過表達互相尊重來保護大家的連繫與關係,我們可以有不同的意見、立場、想法,但卻應遵從同一樣的聖經教導以禮相待。

  • 禮儀的重要性,不在於其表面的儀式,而是在於其背後所代表的尊重與態度。
  • 新媒體是社交生活的延續,讓我們可以透過更多元多樣的方式鞏固、深化、延伸連繫與關係,克己守禮實在是基督徒作鹽作光不可忽略的環節。
  • 我們是否懂得尊重別人空間、了解禮儀規則、三思而後回應都反映著我們的生命和屬靈素養。
  • 禮儀的一個重要作用是透過表達互相尊重來保護大家的連繫與關係,我們可以有不同的意見、立場、想法,但卻應遵從同一樣的聖經教導以禮相待。

「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無論何人,不要求自己的益處,乃要求別人的益處。」(哥林多前書 10:23-24)

閱讀〈禮儀〉全文:http://netfish.cc/2014/11/07/manner/

責任|精華篇

新媒體賦予我們前所未有的發言權和分享空間,有時候我們的發言影響力不亞於新聞工作者。然而,有時候很容易會容易忽略了自身作為資訊發放者的責任。

  • 新媒體賦予我們前所未有的發言權和分享空間,有時候我們的發言影響力不亞於新聞工作者。然而,有時候很容易會忽略了自身作為資訊發放者的責任。
  • 在新媒體上,錯誤資訊一經發放,極難透過修正功能完全消除影響。
  • 基督徒必須小心核實求證所發放的資訊,以免成為錯誤資訊流傳的幫兇,跌入自毀公信力的陷阱。
  • 我們對真理固然要擇善固執,卻不可失卻對別人的尊重,無須以攻擊對方來證明自己的立場正確。

「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哥林多前書9:23)

閱讀〈責任〉全文:http://netfish.cc/2014/10/31/responsibilities/

可能|精華篇

有不少時候,可能與否並非受制於技術或資源,反而是取決於我們的心態、創意和想像力。

  • 有不少時候,可能與否並非受制於技術或資源,反而是取決於我們的心態、創意和想像力。
  • 台灣陳穎青先生《老貓學出版》的出版實驗有幾個很值得思考的地方:
    1. 運用新媒體和數碼出版平台,可嘗試不同的資訊發佈和授權模式;
    2. 在付費和免費之間,可以有其他可能性;及
    3. 透過調節版權管理模式大幅度提升影響力。
  • 發掘可能性,最重要的是如何把這些新媒體和數碼出版平台作適當搭配,設計出更靈活合適的服務選項。

「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哥林多前書9:23)

閱讀〈可能〉全文:http://netfish.cc/2014/10/24/possibil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