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精華篇

  • 要令有限資源發揮更大果效,關鍵在於總結經驗,建立切實可行的質量標準,並令其融入工作流程。
  • 建立標準,提升質量要循序漸進,透過經驗累積把質量標準一步一步提升,同時按部就班改進工序。
  • 除訂定質量要求外,更重要是令相關工序標準化,令所有同工都能輕易掌握,做到「全民皆兵」。
  • 建立質量標準與標準化工序,可同時提升質量水平並降低資源投入,是讓理想與現實接軌的粘合劑。

「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哥林多前書九章23節)

閱讀〈標準〉全文:http://netfish.cc/2011/09/07/standard/

細節|精華篇

  • 新媒體和新平台令資訊傳播更快速,受眾層面更廣闊。然而,如果缺乏對細節的專注,很可能會令我們的努力跌入「為山九仞,功虧一簣」的境況,不但令長期努力付諸流水,更會產生反效果。
  • 除錯別字等傳統細節,還要留意資訊廣傳的新挑戰,如發佈聖經章節要用全寫,方便非信徒搜尋。
  • 喬布斯對細節的專注反映其認真態度及對品質的嚴格要求。基督徒肩負福音大使命,在對細節的專注度上,我們實在沒有理由比喬布斯要求低!

「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哥林多前書九章23節)

閱讀〈細節〉全文:http://netfish.cc/2011/08/26/details/

導賞|精華篇

  • 科技的許諾不是令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嗎?為何反常令我們疑惑?問題在於科技產品設計者加入更多功能卻沒有優化用戶界面,令我們被迫改變自己以遷就新科技。
  • 導賞式電腦應用有效降低入門障礙,令本被數碼鴻溝阻隔的使用者能輕易接觸大量資訊。
  • 福音及牧養資訊發佈者不能只求自我感覺良好,卻忽視受眾的真正需要。只有提供恰當的導賞,以切合受眾生活模式發佈資訊,才能令資訊真正可用。

「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哥林多前書九章23節)

閱讀〈導賞〉全文:http://netfish.cc/2011/05/19/curation/

配搭|精華篇

  • 只有科技,並不足夠。
  • 要對不同媒體和平台有充分了解,才可掌握其協作,發揮協同效應。新媒體和新平台是整體溝通的一部份,因此與原有媒體或平台應要形成互補關係。
  • 面對新媒體和新平台的挑戰,教會和福音機構不應把問題誤解為技術問題,而要注意建立和整合跨越專業範疇的團隊,才可克服挑戰,把握機遇。

「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羅馬書八章28節)

閱讀〈配搭〉全文:http://netfish.cc/2011/04/29/complement/

體驗|精華篇

  • 為令資訊成為真正可用,資訊發佈者必須考慮用戶的限制與期望,以最適切的方式及平台發佈資訊。
  • 用戶期望是被他們生活中不同方面的體驗所主導。當他們嘗試過既豐富又便利的使用體驗後,自然會將往後的體驗與之比較,因而令期望出現改變。
  • 很多教會和福音機構在考慮運用新科技和新媒體平台時都是從技術角度出發,而忽略用戶體驗的重要性。結果未能達到預期效果,反而影響教會及福音機構對新科技和新媒體平台的信心。

「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哥林多前書九章23節)

閱讀〈體驗〉全文:http://netfish.cc/2011/04/15/experience/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