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精華篇

  • 在數碼出版的範疇,由於令資訊可被搜尋極之重要,所以在詞彙的統一處理上要格外留神。
  • 一個最常見的例子就是譯名。不同譯法對於資訊搜尋者構成極大不便,亦不利於資訊交流與互通。
  • 統一詞彙在對全文檢索搜尋資訊極重要,但有時在實際行文用詞上卻要使用不同詞彙表達同一意思。
  • 標籤(Tag)可平衡文字潤色和詞彙統一要求:資訊用不同詞彙,在加標籤時統一,令兩者互補。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因為凡祈求的,就得着;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馬太福音七章7-8節)

閱讀〈統一〉全文:http://netfish.cc/2011/08/19/unification/

精髓|精華篇

  • 社交媒體補足我們的溝通,令彼此生活聯繫更緊密,鞏固、深化、延伸現實中的社交關係。基督徒怎樣才可「善用新平台,堅立信望愛」呢?
  • 基本條件—信徒三招
    參與:要親身體驗才能明白其挑戰與機遇。
    慎行:要做個良好網民,並要展示真我。
    靈巧:動人相片、精簡文字、易讀格式。
  • 善用社交媒體分享信仰最重要的關鍵是以真誠的態度貫徹始終地作生命見證。

「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彌迦書六章8節)

閱讀〈精髓〉全文:http://netfish.cc/2011/07/22/essence/

撈針|精華篇

  • 網上搜尋引擎令我們尋找資料比以前方便,但大前提是這些資料必須是以可被搜尋的形式放在網上。
  • 多媒體能豐富體驗,但卻增加搜尋資料的困難。如資料無法被找到,體驗再豐富也只會徒勞無功。
  • 不可或不容易被搜尋的資料形式:Flash檔案、影音資料、以掃描或圖像轉檔的PDF是最常見的例子。
  • 資訊發佈者在選擇發佈形式時,除顧及受眾對多媒體的期望,更要考慮到令資料可被搜尋的重要性。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因為凡祈求的,就得着;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馬太福音七章7-8節)

閱讀〈撈針〉全文:http://netfish.cc/2011/05/27/search/

配搭|精華篇

  • 只有科技,並不足夠。
  • 要對不同媒體和平台有充分了解,才可掌握其協作,發揮協同效應。新媒體和新平台是整體溝通的一部份,因此與原有媒體或平台應要形成互補關係。
  • 面對新媒體和新平台的挑戰,教會和福音機構不應把問題誤解為技術問題,而要注意建立和整合跨越專業範疇的團隊,才可克服挑戰,把握機遇。

「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羅馬書八章28節)

閱讀〈配搭〉全文:http://netfish.cc/2011/04/29/complement/

探索|精華篇

  • 探索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恩賜,只要有合適的工具和機會,就可發揮探索潛能。科技帶來的機遇在於我們如何恰當運用,帶來改變。
  • 科技發展令我們的溝通模式無論在頻率、深度、廣度以至速度都出現轉變。
  • 我們有否善用恩賜,鼓起勇氣突破固有框架,積極探索當中為傳揚福音和牧養信徒所帶來的契機呢?

「遵守他的法度、一心尋求他的,這人便為有福。」(詩篇一一九篇2節)

閱讀〈探索〉全文:http://netfish.cc/2010/12/31/exploration/

禾場|精華篇

  • 社交網絡世界,與當日的九龍城寨有幾個共通點:
    第一,很多人並不了解實際情況,只是指指點點;
    第二,媒體的報導往往偏向於負面訊息;
    第三,對福音與牧養的需要極大。
  • 如果不像潘靈卓般走入禾場當中,與有需要的人同行,我們永遠不會明白箇中情況和需要!
  • 對於不少人來說,社交網絡已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難道我們可以對這一片嶄新的禾場視而不見嗎?

「(耶穌)於是對門徒說:『要收的莊稼多,做工的人少。所以,你們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他的莊稼。』」(約翰福音十三章15節)

閱讀〈禾場〉全文:http://netfish.cc/2010/11/12/field/

身教|精華篇

  • 教會或福音機構分享訊息,如果自家同工們真心認同福音使命與機構異象,自發支持,以行動參與分享及讚好,將會事半功倍!
  • 這種行動上的支持可以成為榜樣,提醒其他弟兄姊妹效法!
  • 以身作則,由我做起只是第一步。要令對方感受到與自身的關聯是令榜樣成為效法對象的關鍵。

「我給你們作了榜樣,叫你們照著我向你們所做的去做。」(約翰福音十三章15節)

閱讀〈身教〉全文:http://netfish.cc/2010/10/28/example/

鼓舞|精華篇

  • 鼓舞的威力不容忽視。
  • 社交網絡延伸了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係,亦在日常生活接觸以外,為我們提供更多樣化的溝通方式,帶來更多關顧與鼓勵的機會。
  • 方便易用的「讚好」功能令我們能簡便地表達正面的關心,促進人際關係的良性互動。
  • 社交網絡絕不能代替團契生活,但卻令弟兄姊妹的關係得到鞏固、深化、延伸。

「弟兄們!我還有未盡的話;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若有甚麼德行,若有甚麼稱讚,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腓立比書四章8節)

閱讀〈鼓舞〉全文:http://netfish.cc/2010/09/30/encouragement/

挑戰|精華篇

  • 「一些事以前運作得很好,並不代表將來也能同樣發揮作用。」~路易士.皮武(Lewis Pugh)
  • 社交網絡到底是甚麼呢?我們對社交網絡本質的了解有多少呢?
  • 社交網絡革新了溝通的經驗、速度與效率,讓我們可以鞏固、深化與延伸關係。
  • 面對這場革命,我們需要的正是像路易士的謙卑心態,以免被過往經驗捆綁思維空間。

「耶穌對他們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 』」(馬太福音四章19節)

閱讀〈挑戰〉全文:http://netfish.cc/2010/09/17/challenge/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