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精華篇

  • 對讀者而言,真正可用的資訊必須具親和力:以讀者的需要和期望為先,適切資訊要能透過適合平台,在讀者有需要時,按讀者合用形式服務讀者。
  • 資訊內容當然最重要,但令讀者感到簡單易用、方便快捷卻是合理的期望。
  • 教會、福音機構只用網站形式服務受眾是否能適切地配合受眾生活模式呢?新媒體及新平台令受眾的生活模式和溝通方法都比往豐富,對如何接觸資訊的期望亦出現變化。

「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哥林多前書九章23節)

閱讀〈期望〉全文:http://netfish.cc/2011/03/24/expectation/

糟蹋|精華篇

  • 教會及福音機構每年都生產大量福音及牧養資訊。
  • 缺乏搜尋配套、行使版權缺乏彈性,皆窒礙流通,令有用資訊被湮沒,有需要的人卻難覓合適資訊。
  • 版權持有人應對新問題,要引入新思維:讀者可以成為極佳的合作伙伴、靈活地行使版權並適當地賦權予讀者能達致雙贏、必須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
  • 新科技為活化資源提供新工具,但要留意四項重要原則:可使用、可搜尋、可自訂、可分享。

「他們吃飽了,耶穌對門徒說:『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來,免得有糟蹋的。』」(約翰福音六章12節)

閱讀〈糟蹋〉全文:http://netfish.cc/2011/03/11/waste/

限制|精華篇

  • 科技演變令我們能更生動地傳遞福音和牧養資訊。
  • 基督徒透過社交網絡分享這些資訊,對資訊流通大有好處,但如踏中版權地雷,就會失去見證。
  • 教會及福音機構既想資訊廣為流通,但不設限就無法收回成本;如設定嚴格版權限制又會窒礙流通。
  • 問題根源是很多關於版權的觀念和法律,未能處理新科技帶來的快速而大規模的分享資訊情況,結果造成版權持有人和使用者雙輸的情況。

「耶穌進前來,對他們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馬太福音廿八章18-20節)

閱讀〈限制〉全文:http://netfish.cc/2011/01/28/limitation/

禾場|精華篇

  • 社交網絡世界,與當日的九龍城寨有幾個共通點:
    第一,很多人並不了解實際情況,只是指指點點;
    第二,媒體的報導往往偏向於負面訊息;
    第三,對福音與牧養的需要極大。
  • 如果不像潘靈卓般走入禾場當中,與有需要的人同行,我們永遠不會明白箇中情況和需要!
  • 對於不少人來說,社交網絡已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難道我們可以對這一片嶄新的禾場視而不見嗎?

「(耶穌)於是對門徒說:『要收的莊稼多,做工的人少。所以,你們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他的莊稼。』」(約翰福音十三章15節)

閱讀〈禾場〉全文:http://netfish.cc/2010/11/12/field/

真相|精華篇

  • 社交網絡令我們每個人都能輕易掌握方便快捷的傳訊工具,讓訊息快傳及廣傳。
  • 透過可信賴的連繫分享正確有用的資訊固然可製造極佳正面效果;但運用不當,亦能變成以訛傳訛的高效工具!
  • 面對在社交網絡上廣泛流傳的各種糖衣毒藥(如萬聖節),正是我們作鹽作光的最佳機會!

「求你以你的真理引導我,教訓我,因為你是救我的上帝。我終日等候你。」(詩篇廿五篇5節)

閱讀〈真相〉全文:http://netfish.cc/2010/10/22/truth/

%d 位部落客按了讚: